古代打仗用得毒箭是什么毒? 看到这些毒太恐怖了, 中了基本必死

古代打仗用得毒箭是什么毒? 看到这些毒太恐怖了, 中了基本必死

3、破伤风梭菌。

4、变形杆菌等其它革兰氏阴性细菌。

现在大家并不怕这些“毒”,是因为有了抗生素。在抗生素发明以前,这些小东西,要么随着箭头直接进入人体,要么随着伤口进入人体,导致伤口化脓,造成败血症并且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,你会在疼痛、发烧等等症状中痛苦的死去。

一般而言,战伤致死主要有三个途径:重要脏器受伤、开放性气胸、外伤感染。就古人那点制毒技术,想要弄出真的能够粘在箭头上、致死的毒剂,其实希望非常渺茫,即使真的弄出来了,也会贵得要死,不可能大规模应用。

毒剂主要分为生物毒剂、化学(矿物)毒剂、放射性毒剂。

古代能够制成并且也成功运用的生物毒剂主要是箭毒木和箭毒蛙,箭毒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季雨林,箭毒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,这两个地方都不是战争经常发生的地方,很难大规模运用在战争中。那时候的保鲜技术么,呵呵,运到前线毒剂都臭了你信不?

古代化学(矿物)毒剂,只能说名气大、实际效果呵呵。冷兵器时代的化学提纯水平,你就不要指望从矿物里面真的弄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了。就那大名鼎鼎的砒霜,经口致死剂量达到0.2克-3克之间,你怎么往箭头上面涂呢?

放射性毒剂就属于是开玩笑了。

冷兵器时代化学技能树并没有点开,弄出能够粘在箭头上、进入人体能够迅速溶解、还能致死、价格便宜能够大规模装备的毒剂是不可能的,所以古代打仗用的箭头上只能涂个鸟毛,因为办不到所以没有大规模使用。

前两年有个非常流行的网络语言: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。

膝盖中箭这种事情,放在古代战争中其实还算好,不会很快危及生命。而要是你的心上中了一箭,那麻烦就大了……

爱上对方士兵是会被斩的我告诉你。

古代打仗,主要致死原因已经告诉你了,其中两个重要原因,一直被忽视,因为都不是当场死翘翘,有的能拖好长时间。

1、开放性气胸。

胸腔受伤,空气进入胸腔,甚至胸腔完全不能闭合,叫做气胸。有开放、半开放、封闭三种方式,主要看伤口的样子。开放气胸不赶紧处理,基本上几分钟就窒息死了,半开放也比较危险,不及时处理也是窒息死亡。封闭气胸就有意思了,虽然你在大口大口喘气,却还是憋得面红耳赤的。

2、伤口感染。

文章开头的那些可爱的小东西,在抗生素发明之前只能依靠你体内的白细胞。伤口比较大,创口比较深,被污染,就会把你自己变成一个细菌培养皿,让它们欢快的成长,最终把你搞死。

所以你要是个穿越成一个威武的古代武士,毒剂并不是你需要担心的问题,因为这东西大规模制造是在19世纪末期,真的大规模使用是在一战,弓箭早都不流行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