魑魅魍魉

魑魅魍魉

此条目的主题是妖怪。关于此名称的其他用法,请见“魑魅魍魉 (消歧义)”。

魑(chī)魅(mèi)魍(wǎng)魉(liǎng)[1],是源自中国上古传说中,在山泽间害人的精怪,原意为“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”。魑魅和魍魉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东西。

江戸伊势屋治助著作《百鬼夜讲化物语》的图片。右边是魑魅、左边是魍魉。

魑魅:魑同“彨”;魅同“鬽”。魑魅也称做夔。为山林异气所生,木石化成的精怪。特征是人面兽身四足,好魅惑人。

魑:通“螭”,像龙的猛兽,无角,也有一说是山林异气所生,在深山老林害人的怪物,是为山鬼也。(魑常以魑魅做搭配,单字使用时指“螭”,没有害人妖怪的意思。 如淳注曰:“今左传作螭魅、乃俗写之讹。东京赋作魑、亦是俗字。徐铉于鬼部增魑字。误矣。”)

魅:则是百物之精华,也就是世间百物日久吸收天地精华而成精,即天地间的精灵,一般以外貌姣好而吸引人。

魍魉:别称“罔两”、“罔阆”。为水中精怪,颛顼幼子,外型如三岁小儿,色赤黑,目赤、耳长、发润。喜食亡者肝。此外魍魉可以指“影子外层的淡影”或“渺茫无所依的样子”,原意为“山林间交互重叠、晃动不清的影子令人心生惧怕”。

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,现用作形容各种各样的坏人。

目录

1 对联

2 出处

3 参看

4 注解

相关文章